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

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

付子龙,198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系。现任职于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从事美术基础素描、水彩画教学工作,以及环境艺术、园林景观建筑等设计工作。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画水彩画,其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画展,在雅昌艺术网上有个人艺术家平台,著有《水彩写生表现》ー书。

作品欣赏
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
疫情期间,宅家整理以前的绘画资料,找到了我在学生时代在美院读书时画的素描,看到当时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认真细致画的作业。让人怀念起那年冬天在美院教室里,同学们围着炭火画写生的岁月。
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
素描作为学美术行业的最基本的课程,在学画时需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才能掌握绘画造型的能力,只有认认真真的去观察对象,了解结构,特征,比例,光影等,在观察中认识体会到这些因素,在画纸上打轮廓,构大形,不停的修改完善,画时遵循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表达,最后才能完成写生作业。
特别是对画人体写生,要了解人体的骨格、肌肉结构等,才能在画的时候在画表面光影时要把结构等肌肉构成画出来,这样通过反复的训练,为现在画画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这多亏当时的老师们严格要求和有充足的时间去训练。
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
现在在教学中,由于手机摄像的方便,有的学生写生时把对象拍下来照着画,这样看似临摩下来的效果还好,但实际上这种的临摩写生,画面上物体的比例大小,透视,特征,光影都一目了然,画起来容易得多,如果打上网格,可能大多数学生都会画,这种方法看似是学画的捷径,实际上对学生们的基本功的训练没有好处,离开了照片,他们画起来就很费力。
我们知道,学素描要通过观察、感受、比较、归纳,将生活中的对象通过画者的组织,构成等在画面上真实准确的表现出来,这个过程是一种认识、思维、表达的过程,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训练,而不是照胡芦画瓢,不是现成的临摩,表达以上观点只是希望学生们学画时少临摩照片,多去观察对象,靠现实写生训练来掌握绘画的基本功,为学好美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付子龙  2020年3月
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真正的压箱底,一位教授的80年代素描作品

-END-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本内容由juhaohua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haohua.com.cn/archives/228206

(0)
juhaohuajuhaohua
上一篇 2022年9月8日 下午9:15
下一篇 2022年9月8日 下午9: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