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年8月30日-1825年12月29日)是法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法国革命艺术的代表人物”。
大卫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家庭,早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绘画才华在年轻时就得到了认可,成为了法国皇室的官方画家。他的作品风格严谨、精细,以历史题材为主,尤其擅长描绘古希腊和罗马的历史场景。
大卫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他是法国大革命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他的作品《奥拉斯的誓言》、《马拉扎尔的死亡》、《拿破仑加冕》等都是反映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杰作。
大卫的艺术风格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绘画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被誉为“法国绘画的新时代”。
大卫晚年生活在流亡中,直到拿破仑复辟后才回到法国。他在1825年去世,享年77岁。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收藏和展示,是法国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Le Sacre de Napoléon)
创作者:雅克-路易·大卫(法国)
创作时间:1805-1807年
风格流派:新古典主义
题材:人物
材质:布面油画
尺寸:610×931cm
收藏地点:巴黎卢浮宫和凡尔赛宫(各一幅)

画面人物信息
画面场景、角色的面部表情及总体布局,每个字符都标注了特定和独特的作用。
1、拿破仑一世(1769-1821)站在画面中心,身着加冕。
2、约瑟芬·德博阿尔内(1763年至1814年)接收来自皇帝,不是教皇手中的桂冠。
3庇护七世(1742年至1823年),主教在加冕仪式的画面上,只是简单镶嵌在里面,很难被识别。
4、查尔斯·弗朗索瓦·勒布伦(1739年至1824年),拿破仑·波拿巴的三个领事之一,他手里拿着“查理曼大帝”的权杖。
5、让·雅克·雷吉斯·德·冈巴塞雷斯(1753年至1824年),也是领事之一,后成为帝国的王子校长。他也握着“正义之手”的权杖。
6、路易·亚历山大·贝尔蒂埃(1753年至1815年),1805年成为帝国元帅。
7、塔列朗(1754年至1836年),1804年7月11日成为帝国元帅。
8、查尔斯·拿破仑(1802至1807年),路易·波拿巴和霍滕斯博.阿尔德的儿子。
9、波利娜·波拿巴(卡罗琳·波拿巴),拿破仑的妹妹,她在注视约瑟芬的披风。
10、路易·波拿巴(1778年至1846年),皇帝的弟弟。他1806年成为荷兰国王。
11、约瑟夫·波拿巴(1768年至1844年),皇帝的弟弟,他被授予皇家王子的称号,并在1806年成为那不勒斯国王,1808年成为西班牙国王。
12、约阿希姆·穆拉特(1767年至1815年),帝国元帅,1808年他成为那不勒斯国王,他是卡罗琳·波拿巴的丈夫。
13、玛丽亚·莱蒂西亚·拉莫利诺(1750年至1836年),拿破仑的母亲。她被画家安排在看台上。她实际的确没有参加仪式,是因为拿破仑和他的弟弟吕西安之间的纠纷。但画家大卫却将她画入大典仪式,为此,当拿破仑看到在1808年完成了的这幅画时,十分感谢这位另类的画家。
14、画家雅克·路易·大卫被发现在看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品赏析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是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新古典主义艺术的杰出代表。这幅画描绘了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一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的盛大场面。
按规矩来说,传统的受冠做法是被加冕者背对观众,面对祭坛跪着,教皇给他戴上皇冠。而在最初的这幅素描草图中,拿破仑手举皇冠,正准备给自己戴上,显得霸气又专横,未免太浮夸,所以,为了让拿破仑看起来不那么自负高傲,大卫放弃了记录这个瞬间,转而选择了头戴桂冠的拿破仑,正准备给皇后加冕的时刻。
画面中,拿破仑一世身穿红白帝袍,戴着皇冠,正背对着教皇,高举皇冠准备为自己的皇后加冕。他的妻子约瑟芬身穿华丽的礼服,她当时已经41岁了,可是在这幅画中,却脸庞红润细腻,显得娇艳动人。很明显,这是大卫使用了“美颜功能”。周围是一群身着华服的贵族和官员,他们的面容和姿态都表现得十分生动逼真。
整幅画面的色调以金黄色和紫色为主,富丽堂皇,气势磅礴。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描绘得十分精细,展现了大卫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才华。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是一幅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杰作,它不仅记录了法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刻,也展现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风采。它现在被收藏在巴黎卢浮宫和凡尔赛宫,成为了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内容由yuying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haohua.com.cn/archives/31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