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基督】梵高《圣母怀抱受难的耶稣》赏析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1890年7月29),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

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画风巨变。

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创作《阿尔的吊桥》;同年与画家保罗·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在此期间创作了《星月夜》、《向日葵》、《鸢尾花》等作品。

【哀悼基督】梵高《圣母怀抱受难的耶稣》赏析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圣母怀抱受难的耶稣》( Pieta (after Delacroix))
创作者:梵高
创作时间:1889年
风格流派:后印象主义
题材:宗教
材质:油彩画布
尺寸:73 x 60.5 cm
收藏地点: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作品赏析

《圣母怀抱受难的耶稣》这幅画描绘的是耶稣受难的宗教故事,画中耶稣替人类赎罪被钉在十字架后,圣母玛利亚悲痛地凝视着安祥地躺在自己的膝上的儿子。

梵高给死去的基督画上了姜黄色的头发和胡须,尽管耶稣在受难时已经是33岁的成人,但是圣母玛利亚依然被塑造成年轻俊美的女子,这独特的艺术处理好似暗示着玛利亚不论何时回忆耶稣都是她怀里的婴孩,不仅预示着基督教信仰中所饱含的爱与深情,也充溢着人类最伟大的母爱的崇高。梵高选择这一题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一直相信着宗教思想会给他极大的慰藉。

1889年9月,梵高在画《圣母怀抱受难的耶稣》的时候,正是他极度脆弱的时刻,梵高对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时所体现出来的温暖和关怀十分欣赏,或许梵高也在希望神木能够来拯救自己。

本内容由yuying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haohua.com.cn/archives/314538

(0)
yuyingyuying
上一篇 2023年4月18日 下午6:39
下一篇 2023年4月18日 下午6: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