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修拉《喧嚣舞》艺术赏析

乔治·修拉是一名法国画家。他早期曾受过完整的美术学院教育,师从安格尔的学生亨利·莱曼,并跟着对方学习了古典主义绘画技巧,在勃莱斯特志愿服役了一年,后来又研究过卢浮宫中的大师作品,对光学和色彩理论特别关注并为之做了大量的实验,也许正因为他太过致力于方法和理论研究,他一生所创作的作品不多。有人认为1891年5月修拉的逝世标志了“新印象主义”的结束。但他的理论和技法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乔治·修拉在绘画过程中,会在画面上将一些黑色块集中起来,而让一些空白的部位显出明显的形状。通过达到完美平衡效果的层次变化和黑白对比,把意想不到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他捕捉光与色,并将它们在黑色和白色中复活起来,创造出阴影有利于形体塑造,光亮充满神秘色彩,过渡的灰色显露强烈生命力的世界。和谐的曲线在相互制约着、平衡着,各种形状浮现着,明确地发出光的异彩。为了更好地平衡这些因素,并使它们互相渗透到只有极小的差异程度,他还采用了不在调色板上调色,而用小圆点和纯色色点进行点彩的办法。这就导致在一定的距离看上去,无数的小点可以在视网膜上造成所寻求的调色效果。

乔治·修拉《喧嚣舞》艺术赏析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喧嚣舞》(Chahut)
创作者:乔治·修拉
创作时间:1890年
创作地点:不详
风格流派:点彩画派
题材:情境
材质:布面油画
尺寸:140 x 170.4 cm
收藏地点:荷兰-国立渥特罗库勒穆勒美术馆

作品赏析

《喧嚣舞》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乔治·修拉的作品。作为后印象派的领导者,他从1887年前后就开始频繁出入巴黎的音乐咖啡厅、歌舞和马戏剧场,收集资料拓展创作题材。在《Chahut(喧嚣舞)》中,他巧妙地将以斜线表现出来的各个内容组合在一起,并将人物和空间的关系作了雾化和平面化处理,人与环境无所谓远近,似乎全都粘附于表面。在1890年的Salon de la Société des Artistes Indépendants(当时命名为Chahut, cat. no. 726)首次展出。在巴黎,它使其他作品黯然失色。《Chahut(喧嚣舞)》成为艺术评论家的主要目标,并被象征主义评论家广泛讨论。这幅画代表了红磨坊的四组舞,影响了Fauves, Cubists, Futurists和Orphists。

《喧嚣舞》所展现的是资产阶级的休闲娱乐生活。修拉选的画室地理位置条件很优越,前者不仅有著名的马戏团在附近表演,周边基础设施还有众多的音乐咖啡厅,比如“欧洲音乐座”、“日本长卧椅”等等,就像今天随处可见的胡桃里酒吧一样。修拉经常到一家叫“古老世界”的酒吧看歌舞,没到结束的时候酒吧总会表演一支舞蹈,就像我们每年看春晚时,直到看完《难忘春宵》才心满意足地关掉电视。正是在这场舞的启发下,修拉创作了这幅《喧嚣舞》。在这幅画里,修拉第一次在画面上出呈现相互交叠的人物,舞者们整齐划一的舞姿很有节奏和韵律感,同时,通过舞者抬起的腿部和乐器的走向形成对角线的构图,富有动感。

本内容由qingfan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haohua.com.cn/archives/316692

(0)
qingfanqingfan
上一篇 2023年4月25日 下午4:21
下一篇 2023年4月25日 下午4: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