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出生于维也纳,他从14岁起就进入了维也纳奥地利博物馆附属的工艺美术学校,学习了长达17年的学院式基础绘画技巧,毕业后与弟弟和朋友开设了工作室为国内外绘制壁画。克里姆特小时候家境一直都很贫困,由于当时职缺稀少,移民的经济发展也变得十分艰苦。他曾说过:“我从来没画过自画像。我对把自己当作绘画主题,比画其他人更缺乏兴趣,而女人优先重要……。我没什么特别的。我是一个日复一日、日以继夜地画着的画家……任何想更了解我的人……应该谨慎的看看我的画。”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在绘画过程中更注重空间的比例分割和线的表现力,包括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格也是他尤为看重的。他那非对称的构图、装饰图案化的造型、重彩与线描的风格、金碧辉煌的基调、象征中潜在的神秘主义色彩、强烈的平面感和富丽璀璨的装饰效果,使画面弥漫着强烈的个性气质,对绘画艺术和招贴设计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当然,克里姆特之所以让人们应该谨慎地看待自己的画,那也是因为其画作的另一特色是,画中主角大部分均为女人,他侧重的绘画主题大多数都与爱、性、生与死的轮回宿命有关。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苹果树I》(Apple Tree I)
创作者: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创作时间:1912年
创作地点:不详
风格流派:维也纳分离派
题材:场景
材质:布面油画
尺寸:109cm × 110cm
收藏地点:私人收藏
作品赏析
《苹果树I》英文名为“Apple Tree I”,是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绘画作品的“果园系列”之一。他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也是所谓维也纳文化圈代表人物。 在这幅画中,克里姆特也将其绘画特色表现在了特殊的象征式装饰花纹,并在画作中大量使用爱为主题,给人一种清新又眼前一亮的感觉。而画中的苹果树充满了生机与富饶,丰富的色彩为这幅作品赋予了克里姆特风景作品中罕见的动感。画家大胆使用的红色,以及树木下方花朵的颜色,展现出大自然的恩惠。前景的大簇花朵、苹果树、树前的草地以及树上的繁茂枝叶,形成了层叠的四个面。
《苹果树I》的创作背景据说是克里姆特正处于内心沉闷的时候所创作的风景画。那时候,他每年夏天都会去到奥地利境内最大的山区湖泊阿特湖附近,为了散心,也为了全新的创作旅程,因此,也从未有人出现在其画面中的风景画里。克里姆特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艺术家,他每天很早就起床,穿上简单宽松的蓝色罩衫,然后就带着写生簿在丛林中穿行,寻找绘画素材。在他作品中,绘画和工艺美感结合到了极点——但在户外大自然的图景里,“装饰”是次要的,经过深思熟虑且有趣味的场景安排是显而易见的。他的风景作品中大多数都只留有上方的一丝天空,后者的大部分是树丛,只有下部看得见远方。对这样的取景方式,人们纷纷猜测他是透过望远镜观察景色的方式创作了这些画作,但猜测始终是猜测,克里姆特却并未回应…
本内容由qingfan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haohua.com.cn/archives/316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