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梵高《从房间看巴黎景观》绘画赏析

文森特·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生于一个牧师家庭,父母对传统礼仪非常看重,可梵高却对上层生活的体面并不看重,不管是儿时的他,还是成年后的他,都会田园、种植物、劳动人民有着无限的憧憬和热爱。尽管他性格偏执,太过敏感,还因此与家人、朋友闹得不可开交,可就是这样的性格,才让他练就了独特的绘画视角,才成就了如今被世人所称赞的名画《星月夜》以及《向日葵》系列的绘画作品。

文森特·梵高是一位色彩主义画家,他对色彩的偏好几乎达到了一种癫狂的状态,这虽然与他的精神疾病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也不能否认梵高对于色彩的创造性的发现和表现。他的画作中的色彩都是较为奔放、夸张的,这也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的表现主义和野兽派绘画。在绘画过程中,他摒弃了初期暗浊沉重的色彩,开始采用一些高明度、高纯度、高亮度的色彩,创作出了一种极具现代感和时尚感的色彩装饰效果,他的油画也因此越发鲜亮起来。在所有的高纯度、高亮度的色彩之中,梵高最偏爱黄色,简单明了的黄色带有另外一层寓意,即象征着太阳和大地,代表着光明和希望。

文森特·梵高《从房间看巴黎景观》绘画赏析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从房间看巴黎景观》(Viewing the Landscape of Paris from the Room)
创作者:文森特·梵高
创作时间: 1887年
创作地点:法国巴黎
风格流派:荷兰后印象派
题材:风景
材质:布面油画
尺寸:58 x 46 cm
收藏地点: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作品赏析

《从房间看巴黎景观》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所绘制的一幅风景题材的布面油画。1886年2月底,梵高来到巴黎,与弟弟提奥一起居住在巴黎郊外的蒙马特,这里是巴黎文化与创新的中心。巴黎之行成为梵高艺术上的转折点,在那里,他接触到早期印象画派艺术,结识了高更、毕沙罗、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从马奈、莫奈、雷诺阿的光色变幻的色彩价值中受到启发,促使他改变自己原先的阴郁风格。《从房间看巴黎景观》就是梵高初到巴黎所创作的,梵高1886年至1887年居住巴黎期间,正是在那期间,他创作了《从房间看巴黎景观》。

梵高在前往巴黎接触到早期印象画派艺术之后,发现自己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这个阶段他开始改变自己原先的阴郁风格,但他手中的色彩特征,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但由于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非凡的个性。到了法国后,他开始去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又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

本内容由qingfan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haohua.com.cn/archives/318090

(0)
qingfanqingfan
上一篇 2023年5月10日 上午10:08
下一篇 2023年5月10日 上午10: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