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火焰焚烧的炽热之心—《原野》文森特·梵高

文森特·梵高生于荷兰,是荷兰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他曾干过很多工作,当过牧师,也做过职员、商行经纪人,甚至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或许是干过这些工种,以至于后来在绘画选材时,他都对劳动人民有着无限的热情和热爱,包括大自然的动物植物,也同样能勾起他翻涌的热情。他的著名的绘画作品代表作就是后人所熟知的《星月夜》《向日葵》系列和自画像系列。

文森特·梵高在画作中使用的色彩大多都是较为奔放和夸张的,这也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的表现主义和野兽派绘画。梵高在画作中的对比色常常是以大块、且较为平整的色彩来起到鲜明的对比,这样能够增加画面的厚重感,而且借助色块的对比还可以产生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两种颜色对比强烈,过渡也比较直接,会对欣赏着的眼睛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攻击力和强力的刺激。梵高在绘画中总是追求一种狂野的造型美,他用厚重、粗犷的笔触带来的是一种直率而又单纯的表现方式,而这种方式也带有一定的力量和强度,这与古典主义所追求的“忠实地表现自然”的绘画理念实际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被火焰焚烧的炽热之心—《原野》文森特·梵高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原野》(The Plain at Auvers)
创作者:文森特·梵高
创作时间:1890年
创作地点:荷兰
风格流派:后印象派
题材:风景
材质:布面油画
尺寸:73.3 x 92 cm
收藏地点:德国慕尼黑新皮纳克提美术馆

作品赏析

《原野》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在1890年所画的一幅风景油画。从这幅中我们可以洞悉,梵高在绘画过程中,除了使用色彩笔触与他的丰富想象外,对于广阔原野的描绘也是非常具有天分的,这似乎是来自低地国家的画家都有的天分,而国家低矮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他们对于这种高度差并不算大的地域的描写。在这幅画中,梵高用的笔触是充满力量的,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梵高当时作画的心情。梵高热爱自然,他热爱自然的一切,正如他因对于传播宗教过于狂热而被教会赶了出来一样,想必在画这幅画时,他对大自然也是充满了极高的热情。

这幅《原野》如果仔细观察的话,我们同样也会发现整体画面有着强烈的对比。即使在画面上有着均衡的明暗是,但强烈的笔触充斥着整个画面,如此一来,所谓的明暗对比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画面的前景中,杂草与天空中滚滚的流云像两股强烈的情绪,把原野包括在其中。也许梵高就是阿尔那刻的那块草原,也许他想通过原野遒劲的笔触表达自己勇往直前的决心。

本内容由qingfan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haohua.com.cn/archives/319744

(0)
qingfanqingfan
上一篇 2023年5月16日 上午10:03
下一篇 2023年5月16日 上午10: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