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费舍尔Eric Fischl美国新表现主义画家艾瑞克·费舍尔现兼任美国艺术文学学院与艺术科学学院院士。曾举办过众多的群展和个展,几乎美国所有重要的艺术机构都收藏了其作品,比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等;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也收藏了他的作品。
Time for Bed 1981 Oil on canvas 182.9 x 243.8 cm 72 x 96″艾瑞克·费舍尔是当代国际画坛一位十分活跃的人物,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作为20世纪美国第6次经济衰退时期本土第一个伟大画家艾瑞克·费舍尔,受大众文化的影响,以其画作的悲喜剧似的想象、讽喻的描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美国中产阶级的现状。
The Brat II 1984 Oil on canvas 213.4 x 274.3 cm 84 x 108″尽管他使用的是传统的架上绘画技法,但笔触的随意、色彩的流淌、明暗的强反差和画面构图颇具摄影感又似漫不经心,给人以一次性写生的感受;他的画幅较大,画意极强,颇具艺术冲击力。美国艺术史家阿纳森(H.H.Arnason)把他和朱利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大卫·萨利(DavidSalle)、罗伯特·郎格(Robert Longo)和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归为“新表现主义”者,一度成为被议论得最多的美国艺术家之一。
The Life of Pigeons 1987 Oil on linen 297.2 x 741.7 cm 117 x 292″
费舍尔通过描绘,反映出一个特定时期和特定阶层人性的矛盾的情感。他的作品让人们关注到美国中产阶级如何向自身的欲望妥协。他画作中的内容, 犹如把时间定格在星期天的下午,表现那些在花园中、长凳上或设备考究的房间里、富裕家庭才拥有的游艇上,诸如此类惬意的环境中自娱自乐的人,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会发现费舍尔描绘的人物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极不协调:每幅画中的男男女女和儿童都或稀疏或集中地处于无聊、孤寂的光景中,窘迫、半含尴尬、顾影自怜,或者直视或者偷窥,带着颓废的气息。他们的行为古怪、精神恍惚,好像处于另一个精神世界当中。


在表现他所钟情的题材时,费舍尔采用了传统的油画写实手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竞争激烈的艺术世界,仅仅靠传统写实方法,是不可能获得艺术声誉的。在当时美国的美术教育下,许多年轻的艺术家都接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他们熟悉历史发生过的各种艺术流派,加以信息流通迅速,多半都采取包容各家风格技法的折中风格。费舍尔就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他采用了传统的油画写实手法,但为了表达他的艺术主题,他又吸收了大量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和信息,采用类似摄影的效果,并把它们引入画面,使他的创作呈现出区别于传统写实绘画的特点。《公园里奇怪的角落》(Strange Place to Park,1992),整个画面看似电影镜头剪辑,正在修草坪的那个男人头部甚至被截去了半截,在传统的绘画构图中,这种现象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而画面色彩的明度强烈反差,形成了强烈的光感。整幅画给予观者强烈的电影场面印象,时代感也随之凸显出来。
特殊的时代总能产生特殊的大师。费舍尔就是在这个特殊时代孕育出来的,执著地反映着他所生活的时代与社会的真实。这恰恰是艺术当代性最大的内涵特征。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haohua.com.cn/archives/32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