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儒(1896年9月2日-1963年11月18日),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北京满族人,是清恭亲王奕訢的孙子。他是一位现代国画大师,和张大千并称为“南张北溥”,又与吴湖帆并称为“南吴北溥”。溥儒自幼好学,长大后就把身心精力都投入到了文学艺术的研究中。他也精通经史和书画,回国后隐居于戒台寺10年,从此专供绘画,曾以卖书画而自食其力。
在艺术上,溥儒善于描绘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其中,他的山水以“北宗”画风为基础,笔法则以“南宗”为法。他注重线条钩摹,较少烘染。溥儒的书法学习了柳公权、裴休的风格和笔法,有些接近成亲王的书法风格,但他本人的书法风骨要高于成亲王。此外,溥儒在绘画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他在20世纪初期,当北京画坛以学习“四王”技法为宗的时候,他却绕过四王,直接从宋画中汲取养分。他在绘画上没有明确的老师,皇家收藏的传世书画作品都是他的老师。他靠临摹、靠天分,成为了画坛大师。
作品简介
作品:《丛林遇雨图》(Rain in The Jungle)
作者:溥儒
创作时间:不详
创作地点:不详
风格流派:风格高古清幽
题材:风景
材质:纸本淡设色
尺寸:55.2×132.8cm
收藏地点:不详
作品赏析
《丛林遇雨图》是溥儒所画的一幅中国画。画面描绘了山峰高耸,侧面是悬崖绝壁,壁上似乎有一道瀑布倾泻而下。在山涧中,树木苍翠,红绿树叶相映成趣。大雨过后,林中的翠绿更显眼,三五行人穿过小桥,匆忙前行。桥下的水流湍急,河道两边的杂草随水流沉浮,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
溥儒的画作擅长于描绘山水,他的画作既有北宗的刚劲峭锐之风,又含有南宗的温润清秀之韵。他特别擅长画小卷,用笔细致,构图疏密相间,虚实互济,意境淡远。他的画作能在一方之间展现出千里江山的风貌,这在百年来是无人能及的。画面中的构图严谨,起承转合自然有序,没有突兀冗繁的部分。
溥儒在描绘画面的细节时,可谓是非常的精细,但又不会让人感觉到斧凿的痕迹。画中的小桥流水、暮鼓催人、平远高岗等元素,都透露出一种旷澹之象,这也许是溥儒归隐之心的体现。由此看来,这幅《丛林遇雨图》充分展示了溥儒精湛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研究溥儒艺术的重要作品。
本内容由qingfan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haohua.com.cn/archives/33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