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敏 (1592-1680),字子正,号山静居士,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是“娄东派”的开创者之一,与吴伟、徐渭、沈周并称为“明四家”。王时敏擅山水,师法宋元诸家,兼取众长,自成一家。其画笔墨秀润,意境清远,耐人寻味。王时敏自幼聪慧,工诗文,善书法,在绘画方面尤有天赋,王锡爵因而延请名家董其昌为其指导。王时敏从摹古入手,尤宗黄公望山水,刻意临摹。
王时敏生于万历二十年八月十三日(1592年9月18日),祖父王锡爵爲榜眼及第,在万历朝曾任内阁首辅,富收藏,对宋、元名迹,无不精研。父王衡於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又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工诗文书法。王时敏为王衡独子,祖父、父亲对其钟爱有加,并着力培养。王时敏的山水画,不仅影响了清代山水画的发展,也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作品,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作品简介
作品:山楼客话
作者:王时敏
创作时间:清代
风格流派:水墨画
材质:纸本设色
尺寸:115.7*51.7cm
收藏地点:天津艺术博物馆
作品赏析
《山楼客话图》描绘了山间高处的一座楼阁,两位友人相对而坐,谈天说地,悠然自得。画中景物清幽雅致,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王时敏的山水画,以笔墨秀润著称。《山楼客话图》也不例外。画中用笔细腻流畅,墨色浓淡相宜,将山川、树木、楼阁等景物描绘得十分生动。《山楼客话图》的意境清远,耐人寻味。画中远山绵延起伏,近景树木葱郁,楼阁掩映其中,给人以宁静、平和之感。
《山楼客话图》的构图巧妙,富有层次感。画作以高远视角俯瞰山间景物,远山、近景、楼阁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画中远山绵延起伏,隐约可见云雾缭绕,给人以深远之感。远山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空旷,也为近景的楼阁和人物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氛围。画中近景以树木为主,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近景树木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也为楼阁和人物增添了几分活力。画中楼阁位于近景的中央位置,是画面的视觉中心。楼阁掩映在树林之中,显得清幽雅致。楼阁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也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山楼客话图》的用色清淡雅致,与画作的意境相得益彰。画作以墨色为主,墨色浓淡相宜,层次分明。墨色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清幽雅致,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画作中少量使用了青色,用于描绘山林和树木。青色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清新明快,也增添了几分生机勃勃之感。画作中少量使用了红色,用于描绘楼阁和人物的衣饰。红色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也增添了几分活力。
本内容由yiyuan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haohua.com.cn/archives/33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