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奎龄 (1887-1967),字镜甫,号秋崖,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刘奎龄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商业学校。回国后,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现代棉纺厂 – 上海申新纺织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他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919年,刘奎龄回国后定居天津,从此潜心于绘画创作。他广泛汲取中西绘画之长,融汇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他的花鸟画以工笔为主,兼写意,笔墨生动,形象传神,情趣盎然。他尤擅画孔雀,被誉为“孔雀王”。
作品简介
作品:上林春色图
作者:刘奎龄
创作地点:中国北京
风格流派:工笔重彩
材质:绢本
尺寸:33.5*148.5cm
作品赏析
刘奎龄在《上林春色图》中运用了精细真实的笔墨描绘,生动地刻画了画中的人物、动物和景物。例如,在描绘孔雀时,他细致地描绘了孔雀的羽毛,使羽毛的质感和光泽都得到了逼真的展现。在描绘牡丹时,他运用了没骨法,使牡丹的形态和颜色都显得更加生动。
刘奎龄在《上林春色图》中运用了强烈耀眼的色彩造型,使画面更加绚丽夺目。例如,在描绘孔雀时,他使用了大量的蓝色、绿色和紫色,使孔雀的羽毛显得更加绚丽。在描绘牡丹时,他使用了鲜艳的红色和粉色,使牡丹显得更加娇艳。
刘奎龄的《上林春色图》富于艺术表现力,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上林苑的春色美景,也寄托了画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画中的人物和动物都活泼可爱,充满了生机;画中的景物也都秀丽多姿,令人心旷神怡。刘奎龄在创作《上林春色图》时,独创了多种绘画技法,例如“点掇法”“注彩法”“墨积法”“色积法”等。这些技法的运用,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也更加富于艺术表现力。
本内容由yiyuan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haohua.com.cn/archives/33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