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ques-Louis David
雅克-路易·大卫
法国画家
1748-1825
生于:法国巴黎
卒于:比利时布鲁塞尔
国家:法国
老师: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 1703-1770)、约瑟夫・马里・维恩(joseph marie vien 1716-1809)
学生:欧仁·德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 1798 – 1863)
流派:新古典主义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雅克-路易·大卫出生于巴黎的一个五金商家庭,9岁时家庭发生变故,父亲被杀,母亲离家出走,年幼的大卫由皇家砖瓦匠的叔父抚养,在亲友帮助下被送到法国洛可可艺术风格画家弗朗索瓦·布歇那里学画,布歇发现大卫的气质与自己的洛可可风格不一致,就将他转到皇家美术院教授约瑟夫·马里·维恩门下。
雅克-路易·大卫并不属于才华横溢那种类型的画家,相反,他个性沉默寡言,喜欢思考,不太合群,缺少典雅,使人感到少年老成,大卫以惊人的毅力和勤奋刻苦精神,认真地学习过尼古拉斯·普桑、布歇、让·巴蒂斯特·格勒兹和卡拉瓦乔。
The Oath of Horatii
1784
1771年,23岁的雅克-路易·大卫第一次参加罗马奖考试,考题是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战神马尔斯的战斗,艺术风格基本上是模仿洛可可风格,但是人物形象情绪激烈、步伐沉重,因此,这副作品因为画面很不协调而落选。
直到27岁,历经3次失败后的雅克-路易·大卫才获得罗马奖赴罗马留学。大卫在罗马学习期间为古代希腊罗马艺术遗迹所感动,产生了研究和学习的浓厚兴趣,大卫下决心暂时不搞艺术创作,专心钻研希腊罗马雕刻,认真画了4年的素描,32岁时曾带着一幅素描稿《帕脱克卢斯的葬仪》回巴黎沙龙展出。在接受古代艺术影响的同时,大卫在思想政治上也受到古罗马共和政体的潜移默化,滋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热情。后来大卫竭力想借用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样式,传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思想感情。
Lictors Bearing to Brutus the Bodies of his Sons
1789
雅克-路易·大卫最初的创作都是从古希腊罗马的传说和艺术中寻求美的源泉和理想,把古代英雄的品德和艺术样式视为审美的最高标准。大卫认为,古代是当代画家的学校,它是当代画家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的源泉。
后来由于接触到一些反封建的革命党人,如雅各宾党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等,雅克-路易·大卫在政治思想和艺术观念上产生了一些变化,创作了一些富有时代精神的作品。从这时起大卫就勇敢地站在时代的高度,用自己的艺术为反封建斗争服务,逐渐走进现实主义潮流。雅克-路易·大卫说过:“艺术必须帮助全体民众的幸福与教化,艺术必须向广大民众揭示市民的美德和勇气”。从此,大卫把艺术作为反封建的战斗武器使用,作为战士登上了画坛和政坛。大卫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贺拉斯兄弟宣誓》。
The Tennis Court Oath, 20th June 1789
1791
如果说洛可可艺术是路易十五时代为适应快要上断头台的没落贵族阶级的空虚心灵的需要,那雅克-路易·大卫的艺术是直接为资产阶级大革命服务的。大卫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探索艺术创作,突破了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比启蒙思潮下的写实主义更进一步地描绘了时代的革命斗争现实,他借历史题材揭示如何建立和巩固新的社会制度与新的社会风尚的革命思想。当大革命的风暴到来时,雅克-路易·大卫不仅仅是画家,他还作为社会活动家、革命家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大卫被选为国民议会的议员,成为革命领袖罗伯斯庇尔的战友,并以国民教育委员的身份从事大量的革命艺术活动。大卫公开倡导艺术必须为政治斗争服务,他说:“艺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为了帮助某一个政治概念的胜利而存在”。
在大革命中,雅克-路易·大卫根据国民议会的建议创作了一些具有鲜明革命时代特征的肖像画,其中最杰出的是《马拉之死》。
The Death of Marat
1793
1794年是雅克-路易·大卫艺术生涯中最光辉的年月,他的艺术充满了时代革命气息,具有鲜明的政治思想倾向性,并将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和现实的时代生活相结合,成为一位革命艺术家。但是随着“热月党”政变,雅各宾党政权被推翻,大卫被捕入狱,出狱后看到国家发生的变化令他触目惊心。革命的理想破灭了,整个社会陷于黑暗恐怖的深渊,这使大卫心灰意冷,又无能为力。从此在创作上雅克-路易·大卫放弃了现实的题材,又沉浸在对古代社会的向往之中,再也没有画过富有革命激情的作品。大卫在那黑暗的岁月里停止了一切社会活动,情绪非常消沉,艺术生命也面临枯竭。这时的画家期望和平,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了《萨宾妇女》。
The Death of Bara
1794
我们从雅克-路易·大卫的经历和艺术生涯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个艺术家只有投身于时代的变革,才能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一旦脱离时代和人民大众,艺术生命也就枯萎了。大卫给后辈的艺术家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大卫曾说过一些激励人心的话,至今对我们艺术创造仍有教育意义,他说:“绘画不是技巧,技巧不能构成画家。”他还说:“拿调色板的不一定是画家,拿调色板的手必须服从头脑”。这些都成为画家的箴言。
当拿破仑夺取政权建立帝制以后,雅克-路易·大卫又为拿破仑服务,成为帝国的首席画家,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很多反映拿破仑的英雄业绩和形象的作品。1816年拿破仑被推翻,波旁王朝复辟,将曾对处死路易十六投赞成票的大卫驱逐,他被迫迁居比利时布鲁塞尔,此后大卫再也没能回到法国,1825年,大卫死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Madame Recamier
1800
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 at the St Bernard Pass, 20th May 1800
1800-1801
The Consecration of the Emperor Napoleon and the Coronation of the Empress Josephine by Pope Pius VII, 2nd December 1804
1807
Portrait of Francois Buron
1769
Portrait of Marie Francoise Buron
1769
The Combat of Mars and Minerva
1771
Sorrow
1773
The Death of Seneca
1773
Antiochus and Stratonice
1774
View of the Tiber and Castel St. Angelo
1776
Minerva
1776-1777
Male Nude known as Hector
1778
The Funeral of Patroclus
1778
St. Roch Praying to the Virgin for an End to the Plague
1780
Belisarius Begging for Alms
1781
Equestrian Portrait of Stanislas Kostka Potocki
1781
Christ on the Cross
1782
Portrait of Jacques Francois Desmaisons
1782
The Grief of Andromache
1782
Portrait of Alphonse Leroy
1783
The Pain of Andromache
1783
A Vestal Virgin Crowned With Flowers
1783
Portrait of Charles-Pierre Pecoul
1784
The Three Horatii Brothers
1785
Paris and Helen
1788
Portrait of Antoine-Laurent and Marie-Anne Lavoisier
1788
Brutus
1790
Portrait of Anne Marie Louise Thélusson, Countess of Sorcy
1790
Robertine Tourteau, Marquise d’Orvilliers
1790
Self Portrait
1790
Study after Michelangelo
1790
Deputies swearing oaths
1791
Self Portrait
1791
The Oath in the Tennis Court
1791
View of the interior of the tennis court
1790-1791
Allegory of the French People Offering the Crown and Sceptre to the King
1792
Louis XVI Showing the Constitution to his Son, the Dauphin
1792
Portrait of Madame Adelaide Pastoret
1791-1792
Caricature of the English Government
1793
Head of Marat
1793
+ 管理员微信 YHSJ30申请进入,油画爱好者交流!
油画世界 ArtYouhua——分享世界油画,提升国际视野!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若所推内容有误或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本内容由juhaohua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haohua.com.cn/archives/38216